文/鄭宇欽( 歐洲情報研究院副主任) 2014-05-11 16:04
【專文】馬金國安配置 緊抓國內控制
金溥聰回台接任國安會秘書長的主要目的是…?(圖片:取材自網路)
太陽花學運爆發後,中國驚訝沒有學運預警情資,檢討對台佈建工作,台灣詫異這次學運對內部政經情勢造成的衝擊,懊悔沒做好國內安全控制。太陽花學挾帶強大的民意能量,再次讓兩岸關係變成顯學,更讓兩岸關係脫離國與國關係之鳥籠框架,上昇回到國際社會關注層次。太陽花學運尾聲是以「遍地開花」作結,在後太陽花學運時期全台上演「狼煙四起」,一波波警民對立讓台灣社會陷入對立,此現似乎提早宣告馬政府治理失靈,而北京與華盛頓更質疑馬政府是否有能力完成政策使命。因此,馬總統決心透過國安換血,以阻執政團隊失血,希冀落實緊抓國內控制與替服貿護航之雙重目地。
雖不少媒體分別報導,新任國安首長之專業背景可強化國際情報合作、對中情報掌握與強化對美情報溝通等職掌功能,但熟知台灣國安與情報運作的專家與基層幹員都很清楚,台灣對中情報與國際情報因過份仰賴書報、網路與駐外單位外電(大多還是以二手翻譯書報為主)等公開資訊,在缺乏諜報(HUMINT)佐證下,情參價值早已浮現爭議。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馬政府情治體系在荒謬的情蒐要項指導下,早已放棄國際情報,將國家耳目僅擺在兩岸三地。
這次馬英九總統整合調查、軍情與國土安全背景之官僚重構台灣國安體系,顯然將國內安全設定為重中之重,藉此緊抓國內控制與替服貿護航的雙重目地。新改組的國安與情治體系,著重電信與網路監控,並要求台灣情治體系幹員與主管強化對SOCINT(社群網路情報)之了解、運作與運用,其中加強蒐集社群網站、獨立媒體、公民團體與學生團體活動之預警情訊與情資,彙整為情報,讓馬政府順利瓦解社運、學運與工運抗議力道。
服貿國安審查機制缺乏說服力與太陽花學運可解釋為因果關係,由其當前國安局蔡得勝在立院質詢坦承國安局沒有能力對服貿進行國安審查,更讓馬政府替服貿背書之舉,頓時顏面掃地。因此馬總統著手改組國安與情治單位,藉此強化民眾對政府信賴,相信政府有能力進行服貿國安審查程序。這樣安排看起來四平八穩,但從服貿審查的角度來分析,卻是荒誕至極,試問「調查、軍情與國土安全」的國安團隊組合如何去審查服貿「政治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