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白色恐怖 –台灣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6

激情的客房服務,搶了王張會的焦點!◎遠見

$
0
0

很難想像,一場「客房服務」竟能引爆如此激烈的政治風波。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5日首次造訪台灣,踏出65年來兩岸關係的重大一步,並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辦第二次「王張會」。張志軍此行對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深厚意義。

但也就在同一天,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與民主鬥陣入住張志軍和王郁琦召開會談的「諾富特飯店」,後來爆發諾富特員工和疑似政府情資人員、警方在沒有搜索票和房客無犯罪事實的情況下,逕行破門而入,並施予軟禁一天。

如此行徑,頓時引爆社會輿論譁然。

把時間倒回25日中午。當張志軍一行人抵達諾富特飯店時,記者現場觀察,學運領袖林飛帆和陳為廷率領的抗議團體,人數大致不超過30人,聲勢不算浩大。其周圍的警察和媒體記者至少超過抗議學生的一倍以上。

但當諾富特以「關懷房客」名義,予以破門的新聞一出,其引發的社會反彈動能,卻成為社運抗爭團體的強大後盾,蓋過了「王張二會」的政治意義。

對 多數台灣民眾而言,台灣邁入民主化也不過是這25年的光陰。威權時代「白色恐怖」的殘害人權和自由的痛苦回憶,仍深深刻印在諸多人的腦海裡,甚至傳承到年 輕一代;再對照中共政權時不時秀出集權的肌肉,一拳揮向爭取自由民主的異議人士的臉上,多數台灣民眾更加戒慎恐懼,拿著放大鏡審視我方和中共的接觸。

時至今日,舉凡有任何一丁點觸及傷害自由、人權、民主的舉措,尤其又和敏感的兩岸關係連動的,必定如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2008年底,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所引爆的街頭抗爭,到近日「諾富特飯店客房服務」事件,都依循此糾結複雜的情緒而來。

我政府之執法部門應更有敏感性,在維持秩序與民主法治間,必須拿捏得宜,以免節外生枝。

再回到「王張二會」。此次「王張會」確認,把「人道探視」放入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陸客來台灣中轉」將進入有關部門研議等兩項進展,將會提升台灣利益,對鞏固兩岸和平具有一定的貢獻。

然 而,端視大部分媒體呈現,「王張會」的成果卻在「諾富特飯店侵權事件」中,燃燒殆盡,幾乎被邊緣化,鮮少人真正在乎會談的效益和影響。烙印在觀眾眼裡的, 卻是執法者為了中共官員抵台,侵害台灣民眾十分在意的自由和人權;更把張志軍千里迢迢、飛了2000公里到台灣,想形塑出友善和善意的形象,全抹成黑臉。

6年了,執法不當的影響,仍衝擊著民眾對兩岸關係的觀感。難道,這是我政府想展現的結果?

作者 / 林琮盛 攝影 / 林琮盛 發表日期 / 2014/6/26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6

Trending Articles